又一个香港老板撤了,一共带走20亿,国资还高价接盘全国股票配资公司,但与往常破口大骂截然不同的是,股民却挑不出毛病。
近日,上市公司中颖电子发布公告,实控人傅启明把控制权卖给了上海国资,一次性套现8.2亿撤了。
实际上,傅启明从中颖电子带走的钱还远不止8.2亿。
根据统计,傅启明从2016年就开始在二级市场减持,2016-2017年套现了约3.6亿,2021年又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套现了约5.2亿,再加上分红,累计约20亿。
对于从股市拿钱走人的老板,股民是一向痛恨的,但对于傅启明的撤离,股民却找不到可以开口怒骂的地方。
一般来说,老板的“骂点”都在公司身上,我们通常找的是分红回报率、资产负债率和持续经营能力。
所谓分红回报率,就是看上市公司从股市融资了多少,又通过分红给股民回报了多少,这是衡量老板良心的关键。
资产负债率,主要就是看上市公司是否欠了很多钱,账上还有没有钱,这是评判公司老板有没有埋雷的重要指标。
持续经营能力就很好理解了,就看赚不赚钱,有没有利润,企业的核心是追求利润,不能赚钱的公司无异于耍流氓。
中颖电子的身上有没有“骂点”,历史数据记录的一清二楚。
中颖电子上市于2012年,唯一的融资就是IPO之时的3.7亿,除此之外,再无增资或者配股,甚至连债券都没有发过。
融资3.7亿,分红多少呢,截止目前是10.39亿,按照证监会的统计算法,分红回报率是280%。
再看账面,2025年一季报的资产负债率是19.94%,即使把时间再放长一点,历史最高负债率也仅有24.94%。
而且,这些负债也不是借款,只是正常经营产生的应付账款,2024年,中颖电子的财务费用是-978万,是赚了利息的,这意味着,中颖电子的资金相当宽裕。
至于持续经营能力,其实前面的分红就已经说明一切了,能赚到钱才能分红。
而具体到数据层面,2012-2024年,中颖电子没亏损过,行业周期低谷的时候,净利率也有6.55%。
没有坑,没有雷,还有好前景,这是收购的好标的啊,于是,国资果断接盘,根据公告,交易价是25.677元,相比签订合同时的收盘价溢价了20%。
协议转让,一般的惯例是前2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价的8折,相比之下,溢价20%显然属于是高价。
看起来,中颖电子什么都好,那作为实控人的傅启明为啥还要撤呢,知情人士的说法是:干不动了,该功成身退了。
公开信息显示,傅启明出生于1958年,今年67岁,光年龄来看还不算老,不过全国股票配资公司,这个年龄放在中颖电子所述的半导体行业里就不年轻了。
中颖电子主营芯片设计,傅启明是技术出身,多年来一直都在技术圈子里缠斗,如今随着竞争强度的越来越高,逐渐力不从心,于是主动走向代际更替。
到这里,不禁让人感慨,香港老板身上,确实有不少值得大陆老板学习的地方。
就像李嘉诚,你可以说他不爱国,但他却没坑过谁的钱,而许老板经常把国与民挂在嘴上,背地里却干的都是勾当。
傅启明出生于香港,毕业于台湾交大电信工程系,25岁就开始从事集成电路设计,是半导体行业的老资历了。
上个世纪80年代初,台湾第一家半导体公司联华电子诞生,就是如今台湾的第二大晶圆代工厂,傅启明就是联华电子最早的一批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。
联华电子成立的初衷是要成为纯晶圆制造公司,但在经营过程中发现,很多行业客户都不具备芯片设计能力。
于是,联华电子就成了商用产品事业部,帮客户设计芯片,设计完成后再制造,这就形成了一条龙服务。
傅启明一路从普通设计师干到部门项目经理,积累的客户资源越来越多,逐渐发现了一条赚钱的门路。
其实,行业里使用的大部分芯片都是标准芯片,也就是说,并不需要定制,于是,芯片厂商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,就会找代理,傅启明正式看中了代理这条生意链。
1994年,傅启明在上海注册了中颖电子,开始做芯片代理,由于上游和下游都有资源,没过几年,就攒够了第一桶金。
有钱了,自然就想往上游发展,1999年,傅启明与联华电子合作开发芯片,就此跨入了芯片设计行业。
刚开始合作,中颖电子的角色是ODM,也就是帮联华电子打工,但打工没几年就“偷师”成功了,2002年,中颖电子开始设计自主品牌的芯片。
也就是说,中颖电子从代理起家,而有了自主品牌后,自己也要发展代理了。
需要芯片的行业纷繁复杂,设计芯片当然也就不能什么都干,中颖电子把资源主要聚焦在了家电行业上。
本世纪初正是家电行业升级换代的爆发期,尤其平板电视的普及,使得中颖电子的家电控制芯片业务迅速发展壮大。
2012年,中颖电子成功登陆创业板,又正好赶上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潮,中颖电子迅速扩展了AMOLED驱动显示芯片,又丰收了一波。
当然,中颖电子一直的主赛道仍是家电芯片,据行业统计数据,中颖电子目前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家电MCU供应商。
具体到细分赛道,小家电MCU市占率约为20%,能排到行业前三,白电MCU市占率约为10%,能排到行业第四。
不过,任何东西都逃不过行业周期,2022年起随着消费电子需求的萎缩,中颖电子盈利能力大幅下滑,于是,心力交瘁的傅启明做出了离场的决定。
实际上,A股像这样从容套现撤了的香港老板也不只傅启明一个。
比如世运电路的老板佘英杰,套现34亿,比如江海股份的方仁德,套现26.7亿,他们的公司控制权都卖给了国资,他们的公司也都让人找不到“骂点”。
不过,这样的老板还是太少了,A股更多的是甩下烂摊子,然后拍屁股走人的无良之辈。
千层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